中海油服自研解堵新技术在渤海应用效果显著

5月的龙口中海油物流码头一片繁忙,港区内摆满吨桶料框,运输车辆来回穿梭,场桥、岸桥有序装卸货物;一百公里以外,增产药剂加工车间也是快马加鞭、加班生产。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(简称油生)自研新型提取剂已实现批量生产,正源源不断地被送往作业一线。
一直以来,油生聚焦油气田勘探开发实际需求,坚持科技自立自强,整合资源、集智攻关,让科技人员的创新“小宇宙”加速释放,不断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,持续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,走出了一条科研创新的新路子。
01紧盯需求 创新突破关键技术
酸化技术诞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,具有“短、平、快”特色的增产增注效果。然而随着部分油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,油水井井筒、地层污染原因日趋复杂,常规的酸化工艺技术已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现实需求。如何打破酸化解堵业务“卡脖子”桎梏,是油生增产面临的重大课题。
作为公司首批科技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,在《解粘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》(简称《解粘土》)团队建立时,油生增产中心坚持打破专业壁垒,让研发、地质油藏、设计、市场以及现场管理人员加入团队,实现团队协作、专业互补。在20人的项目团队中,老中青梯次配置,达到人员有序接替的目的。
科研路并不好走,不仅要甘坐“冷板凳”,而且要容忍一次次的失败。配方研发过程,研发人员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历程,打破常规化学解堵思路,从分子结构设计入手,摸着石头过河,筛选单体材料,调整合成路线,优化试验参数。从当初的手绘图纸到最终的合成小样,每一段历程都倾注了研发人员的大量心血,每一次进步都是从无数次的失败中汲取经验的结果。
大道至简,技术壁垒有时就是一层窗户纸,捅破只需不经意间的“灵光一闪”。“氧簇”理念就是产品的突破口。 新型提取剂,用“触手”牢牢钳住粘土矿物晶格上金属阳离子,使其逐步解离分散,达到溶解粘土矿物的目的。经检测,全部关键指标均与国际先进产品相当。
02搭建桥梁 加速促进成果转化
为实现从产品研发到应用的跨越,《解粘土》团队在明确成果转化任务、完善激励机制的基础上,确定了“科研创新——标准化生产——市场营销”一体化运作模式。
近年来,随着科研创新不断深入,油生增产“朋友圈”不断扩大,与成都有机所、华中科技大学、中南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和大学开展合作攻关,推动关键技术研发融合,科研创新的“头脑”在“外延”中不断丰富,一座 “没有围墙的研究院”悄然成型。
依托经理负责制项目的采办绿色通道机制,团队通过调研,迅速锁定资源,与其中一家高校建立测试化验合作;同时,通过公开招标,与国内化学原材料生产龙头企业建立“框架协议”生产加工合作。一系列合作,加快了新型提取剂“走出实验室”的进度。
从实验室500克小试试验到1吨工业生产,既有生产规模的放大,又有流程复杂的转化,产品标准化生产迎来严峻挑战。生产人员认真了解工艺特点,学习流程图,研究物料平衡,编制了新型提取剂的生产工艺包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,最大程度地确保了加工成品的性能稳定性。
“科技成果转化难,主要难在信息不对称。要让科研成果与现场应用结合起来,必须在科研单位与客户之间搭建起双向对接的桥梁。”增产中心经理徐明飞说。为打通成果转化“最后一公里”,项目团队在潜心钻研、持续攻关的同时,坚持定期与作业公司、勘探部、工程技术中心开展技术交流、了解客户新需求、解答各种疑问,确保研究成果始终紧贴现场应用实际。
03探索前行 持续提升品牌形象
产品好不好,关键在于现场应用。通过前期缜密的地质油藏分析,矿场试验目标圈定渤中28-2S油田。2022年4月中旬,第一批油水井解堵试验井陆续施工,并取得喜人增液增油效果。“解粘土”技术打响进入市场头炮。
“经过一年半的聚智创新和攻坚克难,‘解粘土’技术已得到客户认可,成功助力海上油田增储上产。”项目经理表示,虽然此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、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篇,但项目团队并不打算止步于此。
近年来,伴随海上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向复杂油气藏、非常规油气藏不断扩展,增产措施目标也逐渐向高温高压深层、非常规储层等领域转移,解堵配套工艺技术面临诸多新挑战。
为满足油水井增产技术绿色、高效发展的需求,项目团队将在现有成果之上,开展储层抑砂、高温缓蚀、精准选井等技术攻关,进一步完善和提升“解粘土”技术内涵,继续为油水井增产增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,打造成为海上油田储层改造的攻坚利器。
在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项目团队,成员们纷纷表示:“作为海洋石油人,要努力撬开埋藏于海底地宫的油气大门,为国增‘油’添‘气’。请祖国放心,强国‘油’我。”

error: 内容禁止复制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