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测井】我国首个!中海油联合斯伦贝谢实现裂缝测井领域新突破

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长江大学、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、斯伦贝谢科技服务(成都)有限公司自主研制我国首个含不规则、微米级裂缝的大型花岗岩物理模型,并成功采集到该物理模型中不规则、微米级裂缝清晰的测井信息,为裂缝的准确评价奠定重要基础,对裂缝测井定量评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
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,中国海上深层、潜山的裂缝性油气藏逐渐成为未来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。裂缝性油气藏中裂缝的宽度主要分布在几十到几百微米,其准确评价一直是业界难点,尤其是如何精确评价宽度小于100微米的不规则裂缝,成为了困扰测井专家学者们的世界级难题。研制含不规则、微米级裂缝的大型物理模型有助于突破这一世界级难题。

  1. 裂缝
    裂缝性油气藏中声、电测井仪器采集的是地层条件下的裂缝信息,而通常的岩心描述是地表条件下的裂缝信息。由于地层与地表条件下温度、压力的差异,也受限于国内外声、电成像测井仪器设计参数的差异,使得声、电成像测井仪器采集的裂缝信息处理、解释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。由于无法准确获得地层条件下裂缝的形态和宽度,因此,在地表条件下的物理模型中模拟裂缝油气藏中不规则、微米级的裂缝显得尤为重要。项目组通过反复试验,单块岩石应力的释放可以形成不规则的裂缝,通过控制岩石应力释放的程度,可以调节所形成裂缝的宽度;物理模型中两块岩石之间的间隙又可以作为形态规则的裂缝;从而实现了物理模型中裂缝的形态包括规则缝与不规则缝,裂缝的宽度从毫米级到微米级均有分布。
  2. 物理模型
    通过构建裂缝声、电数值模型,模拟不同地层对比度、不同裂缝条件下的裂缝声、电测井响应特征,分析裂缝声、电测井响应规律,明确不同测井系列的影响因素,可以给出岩石厚度大小、岩石间隙的填充物、裂缝宽度的分布范围、裂缝间距应大于多少等方面的信息,从而可以提出多种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案。项目组通过反复论证,为了兼顾声、电测井信息的顺利采集,构建尺寸为3m×3m×15m形态不规则的物理模型,核心部分由55块1m×1m×1m花岗岩组成,重约160吨。
  3. 采集信号
    为了声、电测井仪器能成功采集到物理模型中不规则、微米级的裂缝信息,需要将地层对比度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内。在岩石电阻率一定的情况下,通过改变泥浆电阻率来调整地层对比度。在声、电测井仪器采集物理模型中的裂缝信息前,需要将物理模型中的泥浆循环的相对均匀。当物理模型不同位置的泥浆电阻率相近时,表明泥浆循环的相对均匀,测井仪器深度对齐之后,便开始采集声、电测井仪器的数据。在电成像测井之前需先进行压力测试,找到并选用适合物理模型的电成像测量的极板压力值。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斯伦贝谢科技服务(成都)有限公司的测井仪器陆续进入物理模型。随着裂缝信息在电脑屏幕上缓缓展开,成功采集到该物理模型中不规则、微米级裂缝清晰的测井信息。
    项目组突破了以往物理模型规模小、与地层相似度低、测井仪器采集信息有限的难题,首次建立含不同裂缝类型(规则缝与不规则缝)、不同裂缝宽度(微米级与毫米级)的大型花岗岩物理模型,并引入了无人机监测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、井下电视拍摄物理模型中的裂缝图像等。自主研制微米级裂缝物理模型成功构建并投入使用,为今后国内外裂缝性油气藏裂缝测井定量评价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,验证并夯实了我国裂缝测井定量评价技术的可靠性,实现了该领域的技术跨越,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深远意义。(2022-08-10)
error: 内容禁止复制 !!